政策趋严与标准提升的双重驱动下,一场关乎下一代视力健康的教室光环境革命正在全国校园悄然展开。
上海市教委上周下发通知,要求全市中小学、幼儿园规范使用紫外线消毒灯,明确教室等学生聚集场所“无特殊需要,今后一般不再新装固定的紫外灯”,转而采用移动式设备并由专人管理。
这一政策变化折射出教育部门对教室光环境安全性的高度关注——当有害光源被限制,健康科学的教室灯光环境成为刚需。
与此同时,兰陵县疾控中心正开展2025年托育机构、幼儿园、校外培训机构和学校采光照明“双随机”抽查工作,依据《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》(GB7793-2010)对眩光控制、课桌面照度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测。全国范围内的教室灯光改造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。
全国热潮,教室照明改造招标密集启动
八月伊始,各地教育部门密集启动教室灯采购招标,项目数量和预算规模显著提升。这些招标项目对护眼灯的技术参数和安装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。
蚌埠市长淮小学的招标信息显示,该校计划以11.96万元预算采购安装184盏护眼灯,招标文件获取时间从8月1日开始,将于8月11日开标。